地条钢“整形”套取退税
目前数以千万吨计的钢材在掺加少量铬后,摇身一变以合金钢名义出口,每吨成本增加数十元,与此对应的回报却是数百元的出口退税,重利之下,钢材加铬出口渐成业内皆知的潜规则。
“加些铬也就50来块钱,以合金钢出口,按你的报价退税13%,光这块(退税)就好几百,而且还省去了15%的税,一进一出就是三成(28%)的利润,你说值不值?”一位钢贸行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钢材加铬出口几乎是业内皆知的“公开的秘密”。
在1688、第一枪等B2B平台中,可以很容易找到含有“铬钢”、“退税”字眼的厂商及产品信息。一位商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供的报价单显示,某款“专供出口”的含铬钢价格大概在2000元/吨,并“绝对保证含铬0.3%”。
与真正的合金钢每吨近千美元的高价不同,这类“合金钢”实际卖出去的价格多在300美元左右,因而在东南亚等地颇有市场。后者往往在香港“转口走货”,以合金钢的名义获取国内的出口退税,然后以钢坯、方钢的身份出现在东南亚各国。
中国目前有数以千万吨计的钢材(其中不乏钢坯、地条钢)在掺加0.3%的铬之后,摇身一变成为“合金钢”,并以上述方式出口至国外。
显然,这并非退税政策所鼓励的合金钢出口,这些“合金钢”在国外也更多地被用作坯料来生产其他钢材。获取退税后,相关企业可以把出口价格压得非常低,把污染留在国内的同时,也加剧了钢铁领域的贸易摩擦。
地条钢借道合金钢出口
“干这行的太‘聪明’了,取消了硼钢的退税,现在就加铬;如果取消了铬,就可能加钒,有政策就有对策,这需要不停地去堵各种漏洞。”中国特钢企业协会秘书长王怀世颇为无奈,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其所在单位正在制定特钢的团体标准,以阻遏体量巨大的伪合金钢出海。
在他看来,这不仅涉及国家利益,更关乎特钢行业退税政策的存废,“特钢本来的效益就不太好,我们要保住特钢这来之不易的13%的退税。”
现实情况是,出口中有相当大的比例并非国家鼓励的真正意义上的合金钢,这些钢材(甚至钢坯)在添加少量铬之后摇身变为“合金钢”,然而实际上这并未改善产品的性能,生产加铬钢的主要动力源于出口退税。
根据中国的退税政策,螺纹钢、普通线材等低附加值的钢材出口被课以15%的关税,而含铬量达到一定标准的钢材产品,可按合金钢获得最高13%的出口退税,里外相差28%,因而出现大量投机行为,不少钢坯,甚至地条钢也借道合金钢出口海外。
目前数以千万吨计的钢材在掺加少量铬后,摇身一变以合金钢名义出口,每吨成本增加数十元,与此对应的回报却是数百元的出口退税,重利之下,钢材加铬出口渐成业内皆知的潜规则。
资讯总监徐向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加铬的伪合金钢出口量目前占钢材出口总量的30%-40%左右,“去年钢材出口量大概是1.1亿吨,以这种合金钢形式出口的大概有三四千万吨的体量,最近几年增长得非常的快。”
王怀世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数字:去年“其他合金钢条、杆”税号下的出口量有2918万吨,实际上特钢协会能统计到的数据只有190多万吨,即使部分正规特钢未在统计范围内,但正规的出口总共也不过300万吨,剩下的2600万吨可能就是这类出口,而这还只是棒材方面的数据,其他板材也存在类似的情形。
中信泰富特钢集团线材销售公司总经理张剑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真正的铬合金钢铬含量多为1.0%,或是0.8%,其出口价格大概在5000元。
他表示,0.3%是国家退税合金钢的下限,不少公司会在普通钢材中简单添加0.33%左右的铬,从而在表面上达到退税政策中“其他合金钢”的最基本要求,如此每吨会增加50-60元的成本,然而以合金钢名义出口每吨可以轻松获得数百元的退税。
一位钢贸商印证了张剑锋的说法,“一般出口(真)特钢的价格在800美金(每吨)以上,但含铬钢的实际成交价一般都在300美金(每吨)左右。”
他表示,伪合金钢因为享受了出口退税、降低了成本,在出口时向外方报的价格可以更低一些,“13%的退税,即使让利7个点,还有6个点的利润,但价格上让个100块、200块,出口就很有竞争力了,这有利于‘占领市场’。”
一位钢铁行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两三年前钢铁行业形势很差,一开始民营企业都这么做,后来国有企业也开始这样做,如今伪合金钢获取退税已成一些地方“公开的秘密”,在此背后是错综复杂的多方利益博弈。
对企业而言,这一政策漏洞意味着直接的利益;对地方政府而言,出口意味着税收和当地的经济成长,而出口退税由中央财政来承担;中央财政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税则号粗放的问题,缺少核查的能力;海关同样缺少行之有效的标准;而且在外贸下滑压力巨大的背景下,钢铁出口的增长是稳外贸的重要对冲力量。
最新的变量来自工信部对地条钢的严查。今年初,刚刚履新工信部副部长的徐乐江在唐山发现,不少地条钢正以伪合金钢的方式运往海外,并骗取退税;这引起工信部的高度重视,2月底,工信部与相关海关部门、中钢协、财政部等部门专门就此召开了会议。
徐乐江在多个场合表示,将坚决打击“地条钢”以合金钢名义出口退税,关于工信部接下来会从哪些方面打击伪合金钢出口,徐乐江未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做出回应。
急需鉴定伪合金钢标准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伪合金钢冒充合金钢出口在方钢领域最为严重。
方坯作为一种半成品,可以用来轧制型钢、线材等,由于不属于成品钢材,钢坯的出口被课以20%的重税。方钢是一种断面为方形的实心棒材,作为成品钢材,其出口关税为15%,而合金方钢则可以享受13%的出口退税。
据钢铁行业一位业内人士介绍,不少钢厂生产方坯时,为了满足报关要求在钢坯中填加一定量的铬,使普通方坯变成合金方坯,然后装船发货获得发货单据,自营钢厂或由贸易商开具以“其它合金钢条、杆”为品名的增值税发票,并以此名义报关取得报关单和收汇核销单,并凭上述单据获得合金方钢对应的退税。
监管部门也意识到这一问题,据上述人士介绍,国家税务总局去年6月份曾对出口方钢退税进行了专项稽查,重点区域为天津及唐山,涉及到工厂的生产记录,海关现场也加大了检查力度。
不过他表示,由于方坯与方钢在材质、形状及尺寸上非常相近,当前并没有便于操作的方法来对此加以界定。
按照海关商品归类原则和注释来看,合金方坯的税则号应当是:72060000(钢坯),与此对应的是征收高额关税;但其以合金方钢报关时的税则号却是72286000(其他合金钢条、杆),与此对应的则是13%的出口退税。
王怀世表示,解决伪合金钢出口问题亟需在基础税则号上做出变革。他表示,我国税号较为粗放,很多企业会沿着税号去寻找漏洞。比如中国“其他合金钢条、杆”同一个税号下既有方钢,也有螺纹钢,由于方钢没有单独的税号,就容易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
而澳大利亚、美国、印度等其他国家的合金螺纹钢、合金方钢都有各自的税号,这有助于对钢材出口进行更精确的统计,并能更准确对钢材进行征税或退税。
王怀世表示,早在2015年10月份,天津海关就遇到了方坯加铬并做简单加工之后当合金方钢出口的现象,“当时这些方坯被堵在海关了,但海关苦于没有标准来加以界定。”
税号区分可能意味着取消合金方钢的退税,这涉及到数千万吨的钢材出口,并影响许多钢铁企业的利益,因而受到的阻力非常大。
现在的思路则是,设立一个标准,让海关有办法能堵住大量伪合金方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