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0月13日电 海关总署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我国出口高速增长,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专家指出,我国供应链优先其他国家恢复,全球需求向我国倾斜是我国出口高速增长的主因。在全球“真实”回暖的背景下,预计四季度我国出口有望保持韧性。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3.1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7%,累计进出口今年首次实现正增长。
9月单月,我国出口增速达到8.7%,连续第三个月保持高速增长。推动三季度我国出口平均增速达到10.5%。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介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8.88万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出口5万亿元,增长10.2%;进口3.88万亿元,增长4.3%。今年一、二季度,我国进出口增速分别为-6.5%、-0.2%。总体来看,我国出口呈现一季度大幅回落、二季度止跌企稳、三季度全面反弹的发展态势。
从出口结构看,前三季度,电子消费类产品和防疫物资对出口起到了“决定性”拉动作用。电子类消费产品中,电脑、集成电路出口分别增长16.9%和14.9%;防疫物资产品中,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包括口罩)、塑料制品(包括手套)同比增速分别为37.5%和16.6%。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行业发展部总监高士旺表示,中国供应链优先于其他国家恢复,全球需求向我国倾斜是我机电产品出口近几个月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说,考虑到外需“真实”回暖,在海外疫情“不失控”的背景下我出口大概率可延续强势。“此外,由于美国的零售和工业生产修复程度均优于欧洲,因此美国外需回暖也强于欧洲,这带来我国对美出口连续2个月维持高增速。”张瑜说。
张瑜同时指出,疫情以来,来料/进料加工贸易进口始终疲弱,对应小企业PMI也始终位于荣枯线以下,修复程度不及大中型企业。来料加工多数以劳动密集型等低端行业为主,承接的企业也多以小型企业为主,这一现象或反映了在疫情后,国内需求虽在持续回暖,但小型加工贸易型企业生存状况仍不容乐观。
不过,专家表示,虽然我国出口有望保持韧性,但对于后市不宜过于乐观。
国盛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熊园指出,未来我国出口有望保持强韧性,但增速继续抬升空间有限。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疫情普遍缓和,且疫苗研制取得进展,叠加前期大规模出口的“透支效应”,未来医疗物资出口增速大概率延续回落,对出口带动作用将减弱。但由于外需回暖以及12月前基数一直较低,后续出口增速有望延续较强态势。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行业发展部总监高士旺认为,计算机等“主力拉动”产品四季度出口会相对乏力。“近几年,全球计算机总需求整体呈回落态势。计算机上半年出口的增长只是疫情的短期刺激,预计在四季度出现明显回落。”高士旺说。
中信固收团队认为,人民币汇率的走强可能也会对出口有一定抑制。“5月底开始人民币对美元便开始了快速升值的步伐,截至9月底,人民币汇率相较5月底已升值超过4个百分点。从9月份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情况来看,美日欧等经济体制造业PMI指数仍旧表现较强,但人民币汇率的走强或削弱了部分出口需求。”该团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