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五波钢结构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庆平认为---- “十四五”规划实施将支撑钢市平稳向好运行
日前,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在钢贸行业引起热烈反响,成为时下钢贸商关注和热议的话题。上海五波钢结构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庆平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说,“十四五”规划的贯彻实施,对国内钢材市场是一大利好,为拉动“钢需”注入动力,有利于钢市平稳向好运行。
任庆平说最近他一直在关注全国“两会”传递的信息和“十四五”规划具体内容,这对国内钢材市场息息相关。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明确,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这是保守的估算,实际增长可能达到8%左右,我国的经济持续稳增长,必将拉动钢材需求。在‘十四五’期间,随着各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实现,‘钢需’也将稳步增长,而钢产量有望减少,这‘一增一减’,对钢市是一大利好。”任庆平说。
这一“减”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钢产量将会减少。
任庆平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都明确要求如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绿色化改造。”
这对于能源消耗高密集型的钢铁行业来说,将加快低碳转型的步伐。钢铁行业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的大户,占全国碳排放总量15%左右。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对国家如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那么,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施,现有的一些钢铁生产装备面临淘汰,甚至钢铁生产路径都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最终将彻底改变我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比较低,布局散、单体小、竞争乱、水平低、效率差的“散、小、乱、低、差”的局面。在“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向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钢铁产量将会减少。
工信部表示,2021年将大力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同时进一步加大力度,坚决压缩粗钢产量。工信部将从四方面促进钢铁产量压减,确保2021年全面实现钢铁产量同比下降。
这一“增”是完成“碳达峰”和“碳中和”任务和目标,“钢需”将会增多,“钢需”结构有所变化。
任庆平说,为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将逐渐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光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
因此,在“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清洁能源产能将会不断增大,其资金投入将会增加。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明确,金融机构可按照商业化原则与可再生能源企业协商展期或续贷,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主发放补贴确权贷款。国家能源局透露,将制定更加积极的新能源发展目标,推进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全面实现平价无补贴上网。
无疑,发展光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其钢材需求和结构都会发生变化。具体来看,钢结构、光伏支架、风电桶用钢、无取向硅钢、耐候钢及特种钢需求将会增加。光伏用钢和风电用钢每年合计可为钢材需求约1300-1500万吨的增量。风电用钢所涉及的钢材主要为中厚板。综合来看,每MW风电建设要消耗约200吨中厚板。按2020-2025年每年新增40GW风电装机容量计算,带来的钢材需求约为800万吨。
这“一降一增”,对于钢材市场供需矛盾将带来缓解效应,有利于钢市良好运行,钢价稳中走强。
任庆平说,从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来看,“钢需”的重点和亮点不少。诸如,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是“钢需”的一个重点。
《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提出:“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扩大有效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优先支持在建工程,合理扩大使用范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100亿元。继续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
当前,各地都在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和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加大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力度,以“两新一重”和短板弱项为重点,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据不完全统计,截止3月16日,已有24省明确2021年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其总投资额达44.6万亿,年度计划投资超7.48万亿。诸如,河南省2021年安排重点项目1371个,总投资4.4万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1万亿元,项目数量、总投资额、年度计划投资额均创历史新高;广东将安排省重点项目1395个,总投资7.0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000亿元,计划投资增速为近年最高;上海共安排市重大工程项目166项,年度计划投资1730亿元,达近年来最高水平。
各地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必将拉动钢材需求,尤其是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的需求。据预测,我国钢材消费和需求占比最大的建筑行业,2021年钢材需求量58000万吨,同比增长13.4%,从而支撑钢价稳中走强。
任庆平说,在“十四五”期间,交通建设也是“钢需”的一个重点。“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发展,提高网络效应和运营效率。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强出疆入藏、中西部地区、沿江沿海沿边战略骨干通道建设,有序推进能力紧张通道升级扩容,加强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构建快速网,基本贯通“八纵八横”高速铁路,提升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质量,加快建设世界级港口群和机场群。推进城市群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加快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建设,构建高速公路环线系统,有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随着“十四五”的贯彻实施,交通设施建设投资到位,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建设,高速公路环线系统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机场建设都将全面展开,必将为拉动“钢需”注入强劲的动力。
民航局表示,“十四五”时期,中国民航将实施上海浦东、广州白云、深圳宝安、西安咸阳、重庆江北、乌鲁木齐地窝堡、长沙黄花、福州长乐等枢纽机场改扩建和厦门新机场、呼和浩特新机场等项目,到2025年,力争全国运输机场设计容量达到20亿人次。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抓紧推进民用运输机场建设规划实施,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力争2021年底颁证运输机场达247个。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枢纽城市及枢纽港站“三位一体”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建设面向世界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加快建设20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及80个左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推进一批国际性枢纽港站、全国性枢纽港站建设。
到2035年,铁路总规模20万公里左右,公路46万公里左右,高等级航道2.5万公里左右。沿海主要港口27个,内河主要港口36个,民用运输机场400个左右,邮政快递枢纽80个左右。推进城市群内部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构建便捷高效的城际交通网,加快城市群轨道交通网络化,完善城市群快速公路网络,加强城市交界地区道路和轨道顺畅连通,基本实现城市群内部2小时交通圈。
“十四五”开局之年,长三角铁路开工项目数将创历史新高;未来5年内,长三角铁路建设总投资预计超1万亿元,高铁里程再增加3500公里,向1万公里逼近。2021年,长三角铁路建设投资规模保持高位运行,预计在750亿元以上;力争开工项目11个,创单年项目开工数的历史新高;计划投产重点项目6个。
由此可见,今年国内的铁路、公路建设用钢的消耗量很大,预计今年城轨、高速铁路用钢需求将达到2500万吨以上。
任庆平说,在“十四五”期间,新型城市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建设,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老旧楼宇改造,同样是“钢需”的一大重点。
“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以促进城市群发展为抓手,全面形成“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发展壮大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等城市群,培育发展哈长、辽中南、山西中部、黔中、滇中、呼包鄂榆、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城市群。
“十四五”规划还明确,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等存量片区功能,推进老旧楼宇改造,积极扩建新建停车场、充电桩。推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智能建造,推广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住宅,建设低碳城市。
因此,在“十四五”期间,随着新型城市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的加速,必将拉动钢材需求,尤其是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其需求量将会会随之增加。
任庆平说,从“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来看,制造业对“钢需”强度也将增强。“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未来高端装备制造,对优钢、特钢的需求具有较强的韧性,这同样是“钢需”的一个重点。
还有,“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邮政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因此,振兴乡村建设,将带来巨大的钢材市场。
任庆平说,今年是“十四五”规划贯彻实施的开局之年,经济增长预期向好,钢材需求将有所增加,钢材市场将会好于去年。全国“两会”过后,钢材市场价格呈现一波快速上涨行情,建材、板材等主要钢厂的价格有时一天涨幅在100元/吨以上。
“不过,没有多久,钢材价格便震荡回落,有的钢材价格跌幅不小,钢材市场行情急剧震荡,贸易商对此应引起重视,要提醒钢贸商,钢厂的产量下降,市场的需求增大,是需要一个过程,缓解供需矛盾也需要时间,不会一蹴而就。”任庆平说:“目前的钢材市场依然供强需弱,供大于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2月,我国粗钢产量17499万吨,同比增长12.9%;钢材产量20953万吨,同比增长23.6%。3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库存1788.39万吨,环比上旬增加147.30万吨,增长8.98%;比年初增加626.28万吨,增长53.89%。钢厂的产量和库存双双增长,说明当前需求并没有释放,供给没有减少,供需矛盾依然存在,支撑钢价上涨的动力不足。”
任庆平说,从长远来看,随着“十四五”规划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钢铁产量下降,钢材需求增长,“一降一增”效应的显现,供需矛盾逐渐缓解,国内钢材市场将呈现平稳向好的运行态势。
因此,在“十四五”期间,钢贸商面临众多商机,但要把握住商机,钢贸商需要针对未来“钢需”结构的变化,调整自身的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比如,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今后光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投资加大,建设加快,风能、核能用钢增加,潜在的市场很大,钢贸商可以瞄准这一潜在的大市场,把经营重点放在新能源建设的用钢上。
任庆平说,未来国内的一些传统产业的用钢量将会减少,像房地产业,“十四五”规划明确“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因地制宜、多策并举,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稳定地价、房价和预期。”这一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实施,房市的投机需求必将减少,房地产业将会降温。那么,用于建房的螺纹钢、线材的建筑钢材也将减少。再有,今后住宅建筑大都采用钢结构,推广装配式施工方式,采用的钢材主要是板材、型钢和钢管等,混凝土钢筋消耗量明显下降。所以,从事建筑钢材贸易的钢贸商,把经营钢材的重点放在板材、型钢和钢管上,减少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的经营,甚至可退出房地产用钢市场,转向制造业用钢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