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动荡中的2022——全球与中国经济及政策展望”为主题,2022年第三届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于5月14日举行。
当前,新冠疫情反复使得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链、供应链遭遇巨大冲击。叠加俄乌冲突,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预期和海外利率水平,则进一步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全球经济由此增添了许多新的不确定性。
在这一关键时点,如何把握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研判政策实施路径?多位首席经济学家就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建言献策。
中国经济面临三大内外部挑战
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目前来看,中国经济面临三大内外部挑战:一是国内疫情多点散发;二是今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包括美联储在内的货币政策转向明显加快,全球的股市、债市、汇市的波动明显加大,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也增强;三是俄乌冲突的预期冲击,一方面俄乌冲突对全球经济复苏特别是对欧洲产生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俄乌冲突进一步推高了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了全球供应链的修复。
不过管涛强调,内外部的挑战并不是中国单独面临的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难题。应当看到,我国经济体量大,政策空间足,回旋余地大,所以我们应该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来应对挑战。对中国来说,关键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稳住宏观经济,保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的全球领先地位。
积极促进消费意义重大
在与会的多位经济学家看来,积极促进消费,依靠消费拉动内需增长对当前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受到疫情、乌克兰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内外循环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障碍。目前来看,我国在畅通内循环上,基建投资担当重任,但单靠基建投资是不够的,消费引擎还没有启动。因此,促消费意义重大。
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同这一观点。他表示,当下扩内需最核心的就是促消费。欧美的刺激经济政策过去两年集中在消费端。我国主要的刺激经济的方法是减税降费,给企业复工复产创造条件,但我国针对消费端的政策较弱。
对于促消费的方式,李迅雷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有限,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积极。今年减税降费和留抵退税的力度非常大,总规模全年预计到2.5万亿。但当前财政主要投入在稳企业稳就业上,对于消费领域的支出偏少。他建议,财政政策力度要继续加大,尤其用于消费方面。应推动发放消费券,发放消费券的方式相比美国发现金的方式更具针对性。
加大财政支出力度稳定预期
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则对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的实施路径作出建议。他表示,今年政府应加大财政支出力度,优化财政支出方向。通过加大财政支出力度稳定预期,并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保障。
此外,陆挺表示,在推动基建方面,要加大力度尤其是加大有合理回报项目的开工和建设,优先考虑人口流入地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基建。在稳外贸方面,可以适时、适度通过向市场购汇的方法来释放人民币的流动性,节约降准的空间。
管涛表示,应对内外部经济挑战,应用好财政货币政策的正常空间,靠前发力,切实发力。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联动,以及财政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大对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努力实现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