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粗钢产量下降6.5%,螺纹钢生产下降14%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2-08-15 02:00:29    点击次数:44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中国螺纹钢》新书发布会暨螺纹钢产业联盟成立大会。首先,我代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中国螺纹钢》一书的发布和螺纹钢产业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向所有参编单位和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螺纹钢在中国是消费量占比最大的钢材品种,2020年螺纹钢生产量2.66亿吨,占钢铁生产总量的四分之一,主要用作钢筋混凝土建筑构件的骨架,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及高速公路、铁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是名副其实的“钢筋铁骨”。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螺纹钢产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沧桑巨变。经过几代钢铁人的接续奋斗,螺纹钢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的基本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钢铁企业仅有19家,虽然大多数都涉及钢筋的生产,但螺纹钢产量很小,长期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状态,1978年全国螺纹钢产量也只有区区42万吨。改革开放以后,受国民经济建设高速增长拉动,螺纹钢产量迅速增长,2000年产量达到2500万吨,2007年突破1亿吨。近年来,中国螺纹钢产量持续高速增长,2020年达到2.66亿吨,产品品种结构和实物质量不断提高,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螺纹钢产业伴随着时代的洪流迈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时刻,为了记录我国钢铁工业锐意改革创新、逐步从钢铁大国走向钢铁强国的历史轨迹,展现我国钢铁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做出的重要贡献,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领导下,冶金工业出版社与陕西钢铁集团、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太钢集团、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等单位共同策划了“强国钢铁书系|共和国钢铁脊梁丛书”。《中国螺纹钢》是其中一本。本书详细记述了螺纹钢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全面展示了中国螺纹钢产业的现状,总结了螺纹钢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了螺纹钢未来发展方向,兼具资料性、系统性和可读性,对螺纹钢及上下游产业从业者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图书是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占领舆论阵地,正视听、展形象的重要使命和任务。改善钢铁形象是中国钢铁行业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我们为此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讲好钢铁故事、提升钢铁形象方面,我们现任会长陈德荣同志,在这一届任中多次强调这一点, 协会在大家的帮助下,也在改善钢铁形象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由央视拍摄的大型工业纪录片《钢铁脊梁》就很有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科大老教授回信中,也强调了钢筋铁骨和钢铁脊梁的重要性。《中国螺纹钢》的出版也有助于讲好钢铁故事、树立钢铁形象。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钢铁消费国,也是世界钢铁科技的创新中心。我国已经建立起全球产业链最完备、规模最大的钢铁工业体系,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装备、工艺和技术,能提供最丰富齐全的钢铁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无可比拟的综合优势。中国钢铁代表性企业已经走在世界钢铁的前列,中国钢铁行业已经成为世界钢铁创新能力、先进发展方向的主要代表。中国钢铁应抓住机遇,依托中国钢铁已经具备的优势地位,打造世界钢铁科技知识交流中心、国际钢铁学术出版中心。要打造这两个中心,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最近在很多场合与大家讨论关于中国是不是钢铁强国的问题。钢铁强国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对世界钢铁行业的发展有贡献,我们做的一系列工作,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希望冶金工业出版社能够继续组织和协调行业内各单位,策划出版更多反映中国钢铁工业改革发展成就、反映最新钢铁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成果的好书,特别是行业的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成果,要认真总结、广泛分享,使全行业受益,使全世界受益。希望广大钢铁企业积极支持并参与图书出版工作,积极推动行业全民阅读,做好钢铁知识的传承和传播,以实际行动为钢铁强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建设,为中国经济和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做出一个钢铁强国应有的贡献。

在刚刚开过的协会常务理事会上我们通过了一项重要的议案,决定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联合中国金属学会发起“冶金专业教材和工具书经典传承国际传播工程”,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具体负责,组织高校、钢铁企业、科研单位,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支持下,用5年时间,分批次完成教材和工具书的修订再版和新编及部分教材和工具书的对外翻译出版工作,同步开展资源数字化建设,打造配套的冶金及金属材料专业数据库和知识库。这件事的启动,对行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已经开始系统考虑和策划怎样做好知识传承,让中国钢铁工业后继有人的问题了,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科大老教授回信中对钢铁工业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所以,今天的发布,不仅是一本书的问题,是打造两个中心(知识交流中心、学术出版中心)、落实总书记关于钢铁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持续构建钢铁强国基础的一系列重要举措的一个组成部分。

今年以来,受国际环境动荡和国内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钢铁行业平稳运行面临巨大挑战。7月29日,钢协召开了六届四次会员大会,总结上半年行业运行情况,分析研判下半年行业形势,提出了重点工作任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钢铁行业贯彻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面对各种挑战,克服重重困难,在满足下游产业钢铁需求的同时,总体上保持了行业的安全和稳定。当然,由于钢铁需求明显下降,行业各项经济指标出现下行趋势,大多数钢铁企业承受着巨大的经营压力。螺纹钢是受影响最大的领域,上半年中国粗钢产量下降6.5%,而螺纹钢生产下降14%,水泥生产下降了15%。房地产行业在调整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对以螺纹钢为主的建筑钢材市场构成了直接影响。毫无疑问,以生产螺纹钢为主的企业,面对的困难、经受的挑战是巨大的。

面对不利局面,各地区、各企业积极行动起来,根据本地区本企业的特点,本着“理性、现实、积极”的应对方针,采取了各类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随着下半年钢铁需求出现回升态势,特别是基本建设投资逐渐到位,钢铁企业产能释放渐趋理性,钢铁市场供需失衡的状态正在逐步缓解。虽然经济形势和市场形势仍有很多不确定性,但行业的适应性显然在增强。协会刚刚开过会员大会,大会上我们全面分析了钢铁行业面临的形势,明确了下半年行业的重点工作,所以今天我不再介绍全行业的具体运行状态了,还是多谈谈螺纹钢和建筑业。

刚才我们谈到了“钢筋铁骨”,就建筑而言,“钢筋”就是螺纹钢,“铁骨”就是钢结构。前不久,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等五个行业协会刚刚开过钢结构建筑工业制造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今天我们又在召开螺纹钢产业联盟会议,我们是一手托着钢结构,一手托着螺纹钢。从发展趋势看,在建筑结构中,钢材使用比例一定会逐步提高,钢结构比例会持续提升,螺纹钢虽然使用总量会下降,但螺纹钢本身的性能会不断升级,在建筑业的绿色转型中,螺纹钢也同样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的钢筋几乎都是碳素钢(Q235)I级光面钢筋。20世纪70年代初,冶金工业部开始大规模研制、生产和推广低合金钢产品。Ⅱ级钢筋16Mn的广泛使用,改变了Q235光圆钢筋“一统天下”的局面。70年代中后期,我国成功研制出20MnSi钢筋取代16Mn钢筋。20MnSi原本级别强度为300MPa,后来将强度级别提高到400MPa。“六五”期间,国家低合金钢科技攻关,采用微合金化、轧后余热处理等工艺手段研制成功400MPa级Ⅲ级钢筋,将中国混凝土用钢筋向前推进一步。紧接着,“七五”期间又将可焊400MPa级钢筋应用技术研究纳入低合金钢国家科技攻关,从材料、焊接、各种配筋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试验研究。到“八五”期间,400MPa级钢筋纳入GB 1499—1991国家标准,2008年之后HRB400螺纹钢成为了主流。螺纹钢的产品质量升级离不开螺纹钢标准的制定及其执行。螺纹钢标准经历了从1952年无编号标准到1963年冶金部标准,再到1979年国家标准的演变过程。标准内容的不断更新,对螺纹钢外形尺寸、重量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等提出了明确、较高的要求,快速推进了螺纹钢产品不断升级。目前,国标里的部分要求已经高于国际标准,可以说螺纹钢标准的演变在螺纹钢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高强、耐蚀材料制造技术快速发展,控制冷却技术普及应用,推动着螺纹钢产品质量的不断改进和升级,推动着我国螺纹钢产品朝着绿色化、高强度、高韧性、高稳定性的方向稳步发展。

面对相对饱和的钢铁市场,未来几年,钢铁企业的表现会有分化,螺纹钢生产企业也同样会出现分化,为此要积极推动螺纹钢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基础能力、科技实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中国经济的庞大体量、基础设施的巨大规模以及持续发展的房地产业,仍将继续为以螺纹钢为主的建筑钢材提供广阔的市场。

在不断推进螺纹钢升级的同时,如何不断创新螺纹钢供应链的合作方式也是本行业的重要课题。通过开展钢筋加工配送服务,有助于与施工方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双方效益最大化,这或许是钢筋生产企业未来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联盟应该推动的重要工作之一。钢筋生产企业应积极探索与建筑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开展钢筋工厂化预加工、配送服务,延伸产品价值链,形成紧密的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关系。预制技术的应用标志着建筑钢材使用方式的一个重要进步,把螺纹钢进行预结构加工,预制成在建筑工地上可以直接使用的螺纹钢网架或圆形桶架等,已成为发达国家建筑业设计和施工的基本准则,比如在新加坡、在德国等发达经济体,已经是成熟的运作方式。通过这种模式,可以为施工方提供工厂化、标准化、产品化的优质服务,一是全流程参与施工方的设计,提供最优的钢材解决方案,通过自动化、信息化等生产方式,满足施工方专业化的建设需求,提高加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二是通过标准化作业,避免出现加工尺寸差异或不合格等问题,保障钢筋加工质量;三是有效减少钢筋加工过程中的损耗,提高钢筋使用率,节约建筑工程的建设成本;四是降低施工现场管理成本,解决施工现场混乱、噪音大、安全管理隐患等难题。如何实现从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变,这是每一个螺纹钢企业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有些企业实际上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未来要进一步增强系统服务思想,从材料供应、质量保证、技术服务、材料半成品加工、物流配送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做到生产、服务一体化,使螺纹钢的产业链更加完整,附加值进一步提高。服务创造价值,绝不仅仅是个理念。螺纹钢虽然链条短,但还是大有潜力可挖。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按市场需求变化主动调节生产强度,共同营造公平稳定、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对螺纹钢企业而言非常必要且紧迫。如何给自己的经营行为立规矩、如何建立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已成为有效实施行业管理的当务之急。加强行业自律,合理安排生产节奏,是短期内全行业能够尽快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重要途径。

每一家钢铁企业都是市场活动的深度参与者,也都是市场秩序的受益者。在响应行业的自律倡议方面,每家钢铁企业都应该有所行动,有所作为。大家的共识是要遵守“三不”原则,有些企业已经将这些原则作为其内部应对措施的重要基础内容。恶性竞争不应该在钢铁行业继续存在,我们的应对方针是理性、现实、积极,首先要理性,要理解并维护行业的共同利益,打造和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的环境。根据企业的经营实践和近段时间协会组织的全面调研的结果,行业多年来一直在提的“三不原则”可以用“三定原则”来表达可能更清晰一些,即“以销定产、以效定产、以现定销”。“以销定产”意味着不要把现金都变成库存;“以效定产”意味着不要产生经营性失血,这是经营的底线;“以现定销”的“现”指现金,意味着不要把现金都变成应收款。这个原则可以称之为“三定三不要”,这是各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特别是应对危机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企业在特殊时期如何正确处理和把握好产量、成本、现金三者关系的基本准则。在本次会长会议上,很多企业领导也都在强调类似的观点,因而有必要在全行业倡导“三定三不要”的经营原则,有利于促进和达到企业利益与行业秩序相统一。

现在,我们全行业都在加大力度降成本,那么降成本究竟有多少渠道、从几个方向入手?我有几条思考跟大家分享。当前,很多企业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降成本和现金流上,这是应对现实状态的必要之举,这是对的。尽管我们可以做一些更长远的工作,保持战略定力,但是首先把眼前该做的事情做好是明智的,也是必然的。而且,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不同,各自面对的市场群体不同,应对的招数也不一样。有的企业别的先不说,先给我抓现金、抓成本,其他的往后放一放,可以等我稳定下来后再去研究和解决,对某些企业来说,这也是明智的和必要的选择,是我们应对方针“理性、现实、积极”中的“现实”的选择。有的企业经济实力较强,虽然同样面临经营压力,但整体上的应对就会体现的更“积极”一些,这都是“理性”的表现。因各企业自身条件不同,对同样的市场环境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但更重要的是,市场困难时,除了保证企业运营安全之外,明智的经营者总是要借着这样的机会,去解决一些本来就应该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

企业要降低成本,通常的反应,一是“省”,二是“简”,三是其他更深层次整体布局。省,一般都是针对费用的——能不用的不用,能不花的不花,能不付的不付。除了企业内部的节支措施之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各种鼓励政策和优惠政策,也要应享尽享。企业严密的审计体系和纪检监察体系也会直接对增收节支产生影响,努力做到不该花的不花,不该投的不投。简,就是简化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包括精简机构。多余的人员、多余的机构不仅本身就是浪费,而且一定会制造新的浪费。减一个人和减一个机构绝不仅仅是省了一个人或一个机构的费用。

全面的深度的持久的降本行动,就不止这些了,通常都是全员全面全过程的。怎样来动员所有力量甚至包括外部力量参与到你的降本工作中来呢?从领导者的角度,怎样在企业内整体推动和部署降本增效工作呢?这需要一个整体的思考和策划。我这里有一个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下,这些也都是我在宝钢工作时,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时总结的实现路径,从六个方向推动企业的降本工作,有人曾称之为成本六面体,但并未总结成型。当下大家都在发动降本增效行动,希望这些做法能够给各位提供一点借鉴:一是向外发展,二是向内发展,三是向高发展,四是向深发展,五是向前发展,六是向后发展。

第一条向外发展就是让供应商深度进入企业。第二条向内发展,也是针对采购的,就是让使用者当家,让使用者对采购成本负责。第三条向高发展,指的是技术降本才是真正的降本,通常技术的进步是不可逆的,而管理是可逆的。第四条向深度发展,这是针对管理效率和资产效率而言,当时讲的是管理变革的深度,同时还要加上产线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去除一切低效资产、无效资产,从根源上去除高成本的基础。第五条向前发展,基本理念是成本是设计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从产品设计开始就把成本设计放在首要的位置上。第六条向后发展,指的是成本管理要延伸到用户的使用成本。这个认识基础在理解高附加值产品如何体现价值方面是必不可少的,高附加值最核心的理念是和客户分享价值。总之,六个方向,每个方向都有一篇大文章可做,都有无限的潜力,但也都有各种阻碍潜能释放的问题存在,需要设计新的机制来释放这些潜力。(注:会议讲话中关于企业降本增效的六个方向的内容,会后有很多经营管理者有意作深入讨论,何文波书记将对会议讲话内容做进一步整理和充实,另外成文并与大家分享,故本讲话原文有所删减)

既然讨论成本问题,在这里也谈一下关于降低成本和低成本策略的问题。低成本策略在波特的企业竞争力理论中被称为成本领先战略。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所说的降低成本、降本增效与低成本策略两者不是一回事,有时经常被混淆。降低成本是所有企业共同的追求,而不是一种策略的选择,而低成本策略是一种选择,通常是相对差异化策略而言的。在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产品领域,这种策略通常是奏效的,往往也是成功的,同样也是可持续的。我所理解的低成本策略的主要特点是:适用的产品领域通常是标准化程度高的、少品种大批量的;更多地面对市场而非面对具体的用户;倾向于采用成熟的技术;尽可能选择最短生产流程和最短的业务流程以实现最快的资金周转,本质上是主动放弃了一些生产流程和业务流程中的增值点来换取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低成本的优势。构建这种优势并非来自于日常经营过程,而是从经营要素选择、资产结构组成以及生产工艺和设施的配置起就以低成本为主要追求目标。

最后,我再谈一点海外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的实例供大家参考。我的认识是,对于成熟企业而言,大力降低成本,从来都是与大力提升高附加值能力并行的。我最近看了我们非常熟悉的邻居日本制铁在结构调整和降本增效方面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该企业从中长期发展的角度确定了八项重点举措,其中一项有关国内钢铁事业调整优化的措施令我印象深刻。一方面,该企业在五年内(最晚在2024年)对涉及不同制铁所29个地区的诸多产线以结构优化为目标进行坚决的关停、合并,以获取1500亿日元的降本增效收益。与此同时,他们在原有投资的基础上再追加1230亿日元将该企业电工钢生产能力提高至现在产能的1.5倍,因为他们认为在未来十年内变压器用取向硅钢需求将增至现在的2倍,而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时电动汽车用无取向电工钢将增至现在的10倍。他们一手坚决压缩和合并国内产线获取明确的降本收益,一手又坚决投入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巩固其竞争地位,效果如何且不论,这种思路和做法是十分清晰和务实的。他们坚决关停合并国内产线是为了在国内实际需求降低的环境下提高实际产能利用率从而降低成本,而我们多数企业的做法几乎都是通过扩大生产量来提高产能利用率从而获得成本优势,这是值得我们重新思考的重要问题。

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钢铁市场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我们的企业一直是把所有产能做到最大化,企业重组后基本也是如此 ,我们还没学会在市场下降时如何重新构建低成本基础,如何组织和运行“经济运行模式”,这是中国钢铁下一步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要从根本上理解不同发展环境和不同发展阶段的行业运行规律。

中国有句话叫做“面青天而惧,闻雷霆不惊;履平地而恐,处风波不移。”我的理解是,要闻雷霆不惊,就要面青天而惧,企业要尊重市场规律,才能保持定力;要处风波不移,就要履平地而恐,企业要有危机意识,才能处变不惊。面对困难和风险,面对复杂局面,我们要认真研究市场,也要认真研究自己;要学习先进企业的理念和做法,也要充分借鉴国际钢铁企业的经验。

中国钢铁行业就是从大风大浪中走过来的,我们完全有能力克服困难,再次迎来并保持钢铁行业良好的发展局面。在前期工作中,陕晋川甘钢铁论坛对促进地区钢铁企业协调自律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希望螺纹钢产业联盟能够搭建企业、院校、研究所及上下游产业的合作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全国螺纹钢产业的创新发展、协同自律,促进螺纹钢产业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最后,再次祝贺《中国螺纹钢》新书发布会暨螺纹钢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成功举行!让我们勠力同心,奋楫笃行,努力实现全行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主办单位:上海boyu博鱼sports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1023674号-1
统计数:415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