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祥明:坚持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
“坚持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中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和极致能效工程就是钢铁行业着眼于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实施的两项重大战略举措,以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钢铁行业已进入周期性调整,面临着房地产、建筑等传统用钢行业的需求减少、阶段性供需矛盾加大、行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行业保持稳定运行、推动高质量发展任务更加艰巨和繁重。”
……
11月8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节能环保工作委员会2023年年会暨高炉、焦炉极致能效专题技术对接会(详细报道见02版)上,钢协副会长高祥明总结了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和极致能效工程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超低排放改造进度呈加速趋势
高祥明认为,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是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乃至未来一个时期钢铁行业的主要任务和挑战。我国钢铁企业生产方式以长流程炼钢为主,对铁矿石资源以及煤炭、焦炭等能源高度依赖,资源能源消耗量大,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任重而道远。
中国钢铁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是引领世界钢铁的环保工程。钢企作为工程责任主体,付出了巨大人力、物力、财力,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介绍,截至2023年10月31日,共有99家钢铁企业(包括一家球团企业)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其中,73家钢铁企业完成了全工序超低排放改造及公示,涉及粗钢产能约3.62亿吨;26家钢铁企业完成部分工序超低排放改造及公示,涉及粗钢产能约1.08亿吨;目前正在评审中的36家企业涉及粗钢产能约0.83亿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进度呈加速趋势。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仍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和新困难。去年,生态环境部对超低排放改造评估监测机构提出明确要求:“要做好企业的参谋,边评估监测,边帮企业发现问题,先提出改进方案,帮助企业最终完全满足超低排放的要求;要认真开展评估监测工作,认真编制评估监测报告,真实反映企业的改造情况。”钢协对评估监测机构实施评价管理,第三方评估监测机构的报告编制质量大大提高。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不是单纯的项目建设,而是一场全周期、全过程、全工序的环保升级,是生产理念、生产方式的绿色革命。他希望,正在准备申请公示及正在开展评估监测工作的单位,严格环保管理;希望各监测评估机构实事求是、科学务实,与钢铁企业一道,高质量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协助企业持续稳定达到超低排放要求。
极致能效是行业现阶段降碳的主要路径
极致能效是行业现阶段降碳的主要路径。高祥明表示,极致能效工程自实施以来,得到了会员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根据极致能效工程顶层设计,钢协通过“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以“三清单、两标准、一数据系统”为主线积极推进极致能效工程。目前第二批培育企业已完成能效数据系统的填报,加上第一批培育企业,现在钢铁行业共有58家企业、4.4亿吨产能正在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升级力度和装备投入,以能源结构、工艺结构和材料技术迭代推动产业链协同降碳转型发展。
在上个月召开的世界钢铁协会年会上,其他国家钢铁同行做出了“对中国钢铁行业为脱碳做好的准备尤为感慨”的评价。
“展望未来,我们坚信钢铁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和经济需求结构调整中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坚信中国钢铁业必将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转型发展。”高祥明表示,“中国钢铁面向未来、面对挑战的力量正在积聚。钢铁行业拥有强大的产业优势,有应对各种困难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基础、有条件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